​​Discover AI at TMU

AI 使用指南及提醒

生成式AI工具可以透過多種方式輔助並提升學習研究過程的效率。但在使用這些工具的結果時,還是有很多需要特別注意的項目唷!

使用 AI 工具的注意事項

生成式AI工具可以透過多種方式輔助並提升學習研究過程的效率。但在使用這些工具的結果時,您需要特別注意...
資訊的正確性

雖然許多 AI 工具都利用了大量可靠的資料,但這些工具的黑盒特性有時會讓驗證其產生的資訊來源變得困難,再加上 AI 生成的內容可能受到訓練資料影響,存在偏見或不正確的風險(例如英文的資料比中文的多、中國及新加坡的資料比臺灣的多)。當我們無法驗證這些工具產生的資訊和內容的來源以及其訓練的來源時,就很難保證其資料的適當性及正確性。因此,在獲得 AI 生成的結果時,請記得保持保留的態度,並對資訊內容做進一步確認。

【應對方式】
可考慮使用多個資訊來源以驗證您從生成式AI工具中獲得的資料。

學術倫理及著作權議題

生成式 AI(如 ChatGPT)是透過大量資料訓練而成,但這些資料是否為合法獲取仍存有爭議。因此雖然 AI 工具能有效提升效率,但它生成的內容可能涉及錯誤資訊或未經授權的引用,目前也有許多訴訟指控生成式 AI 工具侵犯版權。

由於 AI 生成內容的版權歸屬尚無明確的規範也無統一的合理使用原則,且其訓練的資料可能涉及侵權爭議。目前學術界正逐步建立 AI 使用規範,未來可能會有更明確的標準。因此,使用者應謹慎驗證生成的結果,並在適時揭露 AI 工具的應用範圍。遵循學術誠信原則,不僅是對研究成果的負責,也能確保學術誠信與降低法律風險。

【應對方式】
① 使用者應謹慎驗證生成的結果,並在適時揭露 AI 工具的應用範圍。
② 若應用於投稿的文章,請事先確認出版社對於 AI 工具的應用有無限制及規範。

生成式AI ≠ 學術資料庫

雖然AI工具可用於探索可用資料,但它們不是學術資料庫,也不是搜尋引擎。在某些情況下,這些工具可能使用學術資料進行訓練,但跟直接將您導向資料/文獻來源的資料庫平台不同,生成式AI工具旨在「產生」自己的內容或輸出,請您務必記得這一點。

【應對方式】
① 在尋找新資源時,可以考慮在實際學術資料庫或探索平台中搜尋文獻。
② 可考慮使用學術出版社開發的 AI 工具,如 Scopus AI,其訓練資料通常為自家學術資料庫的資料,較少產生 AI 幻覺或提供虛假資訊。

資料更新日期的限制

由於不同的生成式 AI 工具在不同的大型語言模型上進行訓練,因此不同工具所包含資訊的資料範圍和準確性也會有所不同。在搜尋即時或當前資訊時,AI 工具的效果取決於其訓練資料集包含的覆蓋日期。

例如:於 2025 年 2 月 03 日 使用 ChatGPT-4 (GPT-4-turbo),其訓練資料最新為2024 年 6 月,2024 年 7 月至 2025 年 2 月的資料則不涵蓋在回答範圍內;同日使用 Microsoft 365 Copilot,其最新資料更新日期為 2025 年 1 月 23 日。
由此可知,Microsoft 365 Copilot 回覆的資訊相較 ChatGPT-4 (GPT-4-turbo),涵蓋範圍增加了2024 年 7 月至 2025 年 1 月的資料。

【應對方式】
若重視資料的新穎性,建議使用更新頻率高的學術資料庫,如 Pubmed, Scopus, Web of Science。

個資及隱私問題

由於使用者輸入的所有內容都可能會成為該 AI 工具訓練資料的一部分,並可能在回應其他提示(prompt) 時無意中重新出現,因此在使用生成式 AI 時,使用者需謹慎處理個人資訊與機密資料,避免無意間將敏感內容輸入或上傳至 AI 系統,導致資料洩漏或未經授權存取的狀況。

【應對方式】
① 注意您在工具中輸入或上傳的內容,以免將沒有授權或機密的資訊存入這些系統中。
② 了解 AI 平台的隱私政策,確保符合學術倫理與法規要求,以降低潛在風險並維護資訊安全。

AI 使用指南

行政院

行政院及所屬機關(構)使用生成式 AI 參考指引 

UNESCO

Ethics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The Recommendation

Canada

Guide on the use of generativ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UK

Generativ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 in education

北醫大

生成式AI工具之課程教學參考指引【第一版】

如何引用生成式 AI 

APA

如何引用ChatGPT? How to cite ChatGPT
→ 寫法及說明 https://apastyle.apa.org/blog/how-to-cite-chatgpt 

特別注意
★ AI不能被列為 APA 學術出版物的作者
★ 作者對其文章中任何資訊的準確性負責

MLA

如何引用生成式AI? How do I cite generative AI in MLA style?
→ 寫法及說明 https://style.mla.org/citing-generative-ai/

特別注意
★ 當你解釋、引用或將生成式 AI 工具創建的任何內容(無論是文字、圖像、數據或其他內容)納入自己的作品時,請引用該工具
★ 不建議將AI工具視為作者

Chicago Manual Style

如何引用由 AI 開發或生成的內容(例如 ChatGPT)?
→ 寫法及說明 
https://www.chicagomanualofstyle.org/qanda/data/faq/topics/Documentation/faq0422.html

特別注意
★ 除非你提供公開可用的連結,否則請不要在參考書目或參考文獻清單中引用 ChatGPT

© Copyright 2025 臺北醫學大學圖書館 - All Rights Reserved

Website Builder Software